欢迎访问农业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热点事件 >>正文

玉门市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原动力

时间:2023-11-26 作者:佚名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在玉门市玉门镇东渠村,借着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契机,村上投资建设了滴灌带回收加工厂,产量可满足10万亩高标准农田种植需求。“自今年3月投产运营以来,产品质量得到高度认可,营业额达到240万元。”东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雄信心满满地说。

  除了滴灌带回收加工厂,东渠村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的新路子,实施生猪养殖、关外关乡村旅游点开发等项目,利用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开发自建安置小区,修建村集体门店房,建设高标准农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280万。

  东渠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是玉门村级集体经济“蝶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玉门市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全力推进、成效显著。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900多万元,组织实施22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引导各村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农村产业园区、乡土特色文化,由传统的种养领域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民间工艺制作、电商销售等领域拓展,实现了由单一“输血”向多元“造血”转变。

  赤金镇、清泉乡依托“韭菜”“人参果”产业基地,采取“支部+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柳河镇、黄闸湾镇利用城郊优势,建成红色教育、特产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玉门镇将集体土地综合开发与培育富民产业链相结合,打破村级界限,挖掘盘活集体资产,建立“参股合作、本金保底、收益分红”分配机制,促进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一个个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让全市各乡镇逐步形成了“有代表、有主导、有特色、有优势”的集体经济壮大发展格局。

  至目前,玉门市5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15万元以上的村24个,收入最高的达287万元。玉门市各乡镇通过在各村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参股合作、本金保底、收益分红”分配机制,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村级党组织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311/t20231124_644125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